12月18-20日,江苏省第十三届听力语言康复学术年会在扬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学术委员会和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同主办,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同协办。来自省内各级残联、各地基层听力康复机构的一百多名康复教师、省内各级医院耳科医师、听力师共30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世界第一例多导人工耳蜗手术诞生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人工耳蜗中心的O’Leary教授,他向在场人员讲述了人工耳蜗的过去与现状,介绍了人工耳蜗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耳蜗最新技术,同时大力提倡儿童尽早植入和双耳植入的理念。
来自德国吉森大学的Fleischer教授则为我们揭示了噪音性聋的危害及噪音保护的重要性,并指出噪音的低龄尽早防护及低水平的持续噪音暴露和适应对听力保护的意义深远。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梁巍研究员介绍了目前聋儿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康复教育策略,并着重指出了关注聋儿心理健康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此外,上海眼耳鼻喉医院陈兵教授、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冯永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李晓璐研究员、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曹新教授等还就人工听觉植入、耳聋相关基础研究思路与热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及大数据库的建立、耳聋基因诊断策略等专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参会代表们还现场观看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和手术专家互动探讨。 同时,会议还设立了耳科及康复两个分论坛,来自各级医院的耳科医生、听力师、康复教师也就各自领域中的工作经验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本次会议进一步加深了临床医疗和康复教育两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启了我省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发展的新里程,这对于提高我省听力语言康复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基层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会上,省残联康复处处长、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秘书长王必亮给参会人员介绍了聋儿康复救助项目相关政策的解读,江苏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高下教授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各级残联康复机构和医疗临床的衔接、加强康复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制订相关行业标准以规范康复服务行为、发挥专家作用以加强专业服务作用、拓展与其他协会及社会组织合作模式等方面,对委员会工作提出了设想。各位参会专家就今后委员会的工作展开了广泛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充分发挥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这一平台作用,齐心协力、积极参与,为进一步推进专业委员会和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参会的医生、康复教师们会后也表示享受如此高水平的学术大餐受益匪浅,对于大家提高听力语言康复领域相关技术非常有帮助。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